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更多>
论文撰写规范
征订单
版权转让协议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信息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微信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24年 41卷 2期 刊出日期:2024-04-28
全
全选
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医疗器械审评科学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的监管考量
程茂波, 彭亮, 郭晓磊, 鞠珊, 穆兰兰, 张旭
2024, 41(2): 85-87.
摘要
(
67
)
PDF
(368KB) (
120
)
目的: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监管法规的优化过程及技术审评要求关注点进行研究讨论。方法:通过梳理临床试验审批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临床试验审批目录、临床试验审评关注点,阐述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技术审查基本原则和监管要求。结果:随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监管要求更加科学合理。结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监管法规更加优化,程序更加完善,技术审查要求更加科学合理,明确了临床试验审批技术审查基本原则,统一了审评尺度,促进了对人体高风险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可及性。
我国增材制造个性化医疗器械上市前监管现状和挑战
闵玥, 史新立
2024, 41(2): 88-92.
摘要
(
63
)
PDF
(414KB) (
153
)
增材制造个性化医疗器械是当前研究热门和监管科学研究重点。本文全面梳理了当前我国增材制造个性化医疗器械的上市前监管现状,包括产品定义、监管模式和分类管理等法规要求,指导原则和标准体系建设等内容。同时,结合国际前沿的监管研究和技术进展,提出当前监管科学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新版《血液透析浓缩物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的研究探讨
杨宇希, 骆庆峰
2024, 41(2): 93-96.
摘要
(
91
)
PDF
(344KB) (
102
)
目的:结合血液透析浓缩物临床应用情况,对新修订的《血液透析浓缩物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具体要求和目的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结合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制修订过程,分析血液透析浓缩物产品风险点,阐述新版审评要求变化。结果:上市前审评作为血液透析浓缩物市场准入的关键步骤,在把握产品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新版指导原则与时俱进,适应当前产品研发及注册申请情况。结论:新版指导原则明确了浓缩物产品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的原则和要求,有效统一审评尺度,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评价技术与方法
HPLC 法测定金丹附延颗粒中肉桂酸和桂皮醛的含量
朱艳艳1, 2, 刘德鸿2, 吴倩颖1, 2, 朱良辉2, 陈伟康1, 2
2024, 41(2): 97-100.
摘要
(
45
)
PDF
(409KB) (
25
)
目的:建立金丹附延颗粒中肉桂酸和桂皮醛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0.1%磷酸溶液,检测器检测波长设置为 290 nm,输液泵流速 1.0 mL·min-1,色谱柱柱温设置为 25 ℃。结果:肉桂酸、桂皮醛分别在 0.207 9~10.393 8 μg·mL-1、0.202 5~10.127 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回收率分别为100.3%、102.6%,回收率RSD分别为1.57%、1.82%。结论:该方法简单、稳定,可用于金丹附延颗粒中肉桂酸和桂皮醛的含量测定。
盐酸吡格列酮片中3-硝基吡咯和硫脲的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吴月霞, 朱艳春, 陈杰
2024, 41(2): 101-104.
摘要
(
26
)
PDF
(497KB) (
102
)
目的:建立盐酸吡格列酮片中3-硝基吡咯和硫脲的UPLC-MS/MS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2.1 mm×100 mm,2.7 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0.1%甲酸(V:V)水溶液,流动相B为0.1%甲酸(V:V)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 ℃;进样量2 μL;质谱采用ESI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对3-硝基吡咯和硫脲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3-硝基吡咯和硫脲均在0.03~0.3 μg · 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06%~100.26%,RSD为0.02%~0.46%。检测限分别为0.069 3~0.140 7 ng·mL-1,定量限分别为0.230 9~0.469 0 ng·mL-1。UPLC-MS/MS法可以对3-硝基吡咯和硫脲进行快速定性定量筛查。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便捷,结果准确,分析时间短至6 min,可用于盐酸吡格列酮片中3-硝基吡咯和硫脲的定性鉴别及定量检查。
柑橘类药材中辛弗林含量研究
许莉1, 陈允斌2, 文永盛1, 杨小艳1, 罗霄1, 代琪1, 高鹏1
2024, 41(2): 105-109.
摘要
(
32
)
PDF
(431KB) (
128
)
目的:比较柑橘类药材(陈皮、青皮、枳实、香橼等)中辛弗林含量差异,为相关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了柑橘类药材中辛弗林HPLC含量测定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SPHERISORBSCX(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氨试液调pH至3.8)(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3 nm,柱温30 ℃。比较了陈皮、青皮、枳实、香橼等柑橘类药材及陈皮不同栽培品种果皮中辛弗林的含量分布情况。结果:辛弗林在进样浓度2.842 8~568.560 6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2.92%,RSD为1.39%(n=9)。柑橘类药材中辛弗林含量高低为青皮>枳实>陈皮(大红袍)>陈皮(茶枝柑)>橙皮>柠檬>枸橘,佛手、香橼、化橘红、柚皮、金橘中未检出。陈皮类药材不同栽培品种果皮中,大红袍陈皮中辛弗林含量最高,杂陈皮椪柑次之,杂陈皮不知火、春香中辛弗林含量最低。结论:柑橘类药材中辛弗林分布规律与其植物分类存在一定相关性,宽皮柑橘、橙这两类柑橘属药材中辛弗林含量较高,且未成熟果皮中辛弗林含量高于成熟果皮;而陈皮类药材不同栽培品种果皮中辛弗林含量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可为柑橘类药材的质量评价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泊沙康唑原料药中
细菌内毒素的含量
周年1, 王振2, 刘宁1
2024, 41(2): 110-114.
摘要
(
52
)
PDF
(405KB) (
78
)
目的:以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不溶于水的泊沙康唑原料药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方法:根据注射液临床用量从严拟订沙康唑原料药限值为0.25 EU·mg-1,以稀释液(二甲基亚砜∶RIPA强裂解液=1∶1)为溶剂处理泊沙康唑原料,采用两个不同厂家的动态显色法鲎试剂,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3(方法2光度测定法之动态显色法)要求,确定样品不干扰的浓度,最后对3批样品的细菌内毒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两个厂家的鲎试剂标准曲线|r|均大于0.980;样品质量浓度≤0.02 mg·mL-1时,细菌内毒素回收率在范围内;3批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以0.25 EU·mg-1为限值,动态显色法用于不溶于水的泊沙康唑原料药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方法可行,过程可控。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溶出行为评价
吴静萍
2024, 41(2): 115-119.
摘要
(
36
)
PDF
(931KB) (
48
)
目的:考察7家企业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溶出行为,并评价其与参比制剂溶出行为的一致性。方法:采用桨法,转速50 r·min-1,以pH 1.2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及水为溶出介质,体积900 mL,采用HPLC法测定溶出量,用f2因子法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并结合含量、有关物质、硬度、晶型、结晶度及稳定性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有3家企业产品的溶出行为与参比一致,其余产品与参比的溶出行为差异显著,表现出较低的溶出速率,该部分产品与原料药相比均存在转晶现象,且结晶度不佳。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生产工艺对晶型影响较大,多晶型本身的表观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差异,对制剂的溶出产生滞后影响,提示相关企业应合理优化工艺、重点关注其转晶行为。
桂利嗪原料中有害残留溶剂三氯甲烷和苯的检测
王鹏, 刘贞, 郭艳芳, 钟振华
2024, 41(2): 120-123.
摘要
(
26
)
PDF
(429KB) (
59
)
目的:建立用于测定桂利嗪原料药中有机溶剂三氯甲烷和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DB-624(60 m×0.32 mm×1.80 μm)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器为FID;进样口温度为250 ℃;升温程序:起始温度为55 ℃,维持时间10 min,以20 ℃·min-1的速率升温至220 ℃,维持5 min;检测器温度为280 ℃;载气流速为3.0 mL·min-1;分流比为5∶1;顶空进样,平衡温度为90 ℃,平衡时间为20 min。结果:三氯甲烷在1.50~18.04 μg·mL-1和苯在0.050~0.603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RSD=2.0%)和97.7%(RSD=3.1%)。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重现性好,可用于桂利嗪原料药中三氯甲烷和苯残留量测定。
高变异药物等效性评估方法在Excel中的实现
唐韵, 王杰, 苏远, 吴昭君, 何鸽飞
2024, 41(2): 124-127.
摘要
(
45
)
PDF
(271KB) (
37
)
目的:使用Excel建立一种简易高效的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评估方法。方法:利用Excel内置的统计分析函数,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90%置信区间、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等统计学检验。结果:基于Excel进行高变异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检验,其得出的结果个体内变异系数、90%置信区间和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与Phoenix WinNonlin结果一致。结论:高变异药物等效性评估方法在Excel中可以实现,且整个数据处理过程高效快捷、结果可靠,是处理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的一种理想方法。
药品生产设备表面微生物取样及
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研究
吴斌, 陈耀娣, 陈俊, 罗秀媚
2024, 41(2): 128-131.
摘要
(
69
)
PDF
(363KB) (
86
)
目的:建立一个可重现的设备表面微生物取样方法,为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过程中的微生物取样及限度检查提供依据。方法:由不同人员对不锈钢材质使用棉签模拟擦拭,分别进行3次独立试验,并与对比样品值相对照。结果:棉签擦拭取样回收率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比值均在0.5~2之间,表明棉签擦拭法取样法适用于设备表面的微生物取样,有利于开展微生物限度检查。
药物研究
药物性肝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马璟婷1, 2, 宋沧桑1, 2, 李兴德1, 2, 毛盼盼1, 马雪娇1
2024, 41(2): 132-135.
摘要
(
54
)
PDF
(392KB) (
165
)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也是临床实践中一直尚未解决的问题,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DILI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药物性肝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科学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九味羌活丸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化学模式识别
黄丽, 黄澜
2024, 41(2): 136-140.
摘要
(
31
)
PDF
(780KB) (
102
)
目的:建立九味羌活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特征图谱并开展化学模式识别。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 100 mm,1.8 μm)色谱柱,以0.1%磷酸-乙腈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1 μL,柱温为40℃,流速为0.35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软件及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12批九味羌活丸样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比对12批样品,识别出24个共有峰,建立九味羌活丸的UPLC指纹对照图谱并指认出其中13个成分;12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0以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12批样品分为3 类,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推测其中2个成分是引起批间差异的关键因素,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标志性组分。结论:建立的九味羌活丸UPLC指纹图谱能较为全面地评价本品的内在质量,同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可为九味羌活丸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响应面优化提取新鲜沙棘果中异鼠李素
及其两性聚合物结构修饰
赵磊1, 2, 丁雪3, 孙艳杰2, 马金刚4, 孟军5, 姜大成1, 昝珂6, 杨铭7
2024, 41(2): 141-147.
摘要
(
69
)
PDF
(911KB) (
64
)
目的:建立响应面优化提取新鲜沙棘果中异鼠李素的方法,采用高分子两性聚合物修饰异鼠李素。方法: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及其Box-Behnken优化从新鲜沙棘果中提取异鼠李素,制备的异鼠李素采用自组装模式制成两性聚合物。结果:优化的提取温度为75 ℃,提取时间60 min,100 g新鲜沙棘果中盐酸加入量35 mL;采用自组装模式制成异鼠李素两性聚合物反应完全,溶解度良好。结论:响应面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新鲜沙棘果中异鼠李素工艺优化;自组装模式制成异鼠李素两性聚合物结构修饰可行。
药品评价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温阳散寒活血方治疗
狭窄性腱鞘炎的作用机理
赵丽萍, 王潮虹, 梁博文, 李波, 罗静月, 王桂荣, 杨新婷
2024, 41(2): 148-154.
摘要
(
30
)
PDF
(1038KB) (
112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温阳散寒活血方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SMP)检索筛选温阳散寒活血方的药物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索腱鞘炎的相关基因靶点。基于Uniprot数据平台对靶点的基因名称进行整理与规范,在STRING 11.5数据平台上生成温阳散寒活血方治疗腱鞘炎的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对温阳散寒活血方治疗腱鞘炎的成分、作用靶点进行分析与网络的构建,利用DAVID 6.8平台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 结果:最终筛选到温阳散寒活血方有效化学成分共计41个,作用靶点含有96个。温阳散寒活血方治疗腱鞘炎的核心活性成分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和杨梅酮(Myricanone)等,作用的关键靶点有IL6、VEGFA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48个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得到47条信号通路,其中关系最密切的为TNF信号通路。结论:温阳散寒活血方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腱鞘炎的目的。
基于Markov模型的血塞通软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成本效果分析
许海婷1, 魏晓霞2 , 吴文华2 , 林慧婷2
2024, 41(2): 155-159.
摘要
(
26
)
PDF
(758KB) (
74
)
目的:基于中国卫生服务体系角度评价血塞通软胶囊对比安慰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经济性。方法:基于血塞通软胶囊的Ⅲ期对照试验和已发表的文献数据构建markov模型,模拟患者终身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ICER),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检验模型的不确定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血塞通软胶囊在获得0.32个QALY且节约医疗成本,具有绝对优势,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对模型结果影响程度最大的4个因素分别是mRS3-5首次住院成本、mRS0-2首次住院成本、mRS0-2的状态效用值及贴现率;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在我国的意愿支付值之下血塞通软胶囊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100%。结论:与安慰剂相比,血塞通软胶囊在提升QALY的同时降低了相应的成本,对治疗我国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经济性。
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指南》
对替戈拉生片的评价研究
李学峰, 高峰丽, 张靓靓
2024, 41(2): 160-164.
摘要
(
50
)
PDF
(342KB) (
58
)
目的:对一种新型口服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替戈拉生片进行药品评价,为医疗机构遴选该药品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指南》(第二版)(以下简称《指南》)的评价维度、评价细则及评价方法,对替戈拉生片进行药品评价。结果:基于《指南》,替戈拉生片的总评分为64.95分。其中,药学特性26分,有效性18分,安全性13分,经济性3.05分,其他4.9分。结论:若医疗机构无替代药品,为弱推荐;有替代药品,则不推荐。《指南》能帮助医疗机构快速地评价与遴选药品,可为医疗机构用药提供指导与参考。
皮肤局部外用制剂体外透皮试验的评价研究
姚青, 刘莹, 王晓芳, 高宁, 王苗
2024, 41(2): 165-171.
摘要
(
59
)
PDF
(398KB) (
85
)
目的:汇总体外透皮试验(In Vitro Permeation Test,IVPT)的设计要求和评价方法,并以Excel中函数公式计算IVPT,助力评价皮肤局部外用制剂仿制药研发质量与疗效。方法:对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PMDA)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相关指导原则中IVPT设计要求及评价方法,并以Excel软件中函数公式计算IVPT,与SAS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EMA和PMDA对皮肤局部外用制剂仿制药IVPT的评价标准,FDA的评价标准更适合我们对仿制药IVPT进行评价,也较容易被我国药监部门所接受。体外透皮试验除皮肤膜选择PMDA推荐的大鼠、小鼠或猪等至少任何一种动物的腹部或背部外,其他设计可参考FDA指导原则相关建议。对于IVPT结果,Execl软件函数公式计算结果与SAS软件计算结果一致。结论:可优先采用FDA的皮肤局部外用制剂仿制药IVPT指导原则设计试验,并以其评价标准进行等效性评价。此外,本研究已验证Excel替代SAS软件准确计算IVPT,可用于判断皮肤局部外用制剂仿制药研发质量及生物等效性。
管理研究
PIC/S技术标准指南体系分析
颜若曦
2024, 41(2): 172-176.
摘要
(
39
)
PDF
(356KB) (
102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23年9月正式提交了加入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申请并已成为正式申请者。当前,PIC/S针对申请加入机构和制药行业颁发了大量的技术标准与指南,熟悉并掌握这些技术标准指南,有助于药品监管机构和制药行业更有效地推进和应对加入PIC/S工作。参考PIC/S网站,本文按照GMP标准、机构指南、指导文件、备忘录和其他文件的分类原则,对PIC/S发布的现行技术标准与指南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梳理,从体系层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业内机构和人员更好地理解PIC/S标准指南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更多>
论文撰写规范
征订单
版权转让协议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信息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