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杨焕芝, 徐艳琼, 陈学平, 李兴德, 包金颖, 方甜甜, 张仲安, 宋沧桑
中国药物评价
2020, 37 (3):
222-227.
目的:对近5年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近5年DILI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可疑药物种类及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临床分型、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ILI患者职业、基础疾病、给药途径、初始ALP(碱性磷酸酶)、初始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初始GGT(γ-谷氨酰转移酶)、初始TBIL(血清总胆红素)、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峰值、ALP峰值、AST峰值、GGT峰值、TBIL峰值、ALB(白蛋白)峰值、WBC(白细胞)峰值、PLT(血小板)峰值对DILI患者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无业人员、中药、GGT峰值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初始TBIL、初始GGT、ALB峰值、WBC峰值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 无业人员和可疑用药为中药的患者预后较差,GGT峰值越高患者预后差。基础疾病为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ALB峰值越高,患者预后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