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更多>
论文撰写规范
征订单
版权转让协议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信息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微信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6年 33卷 1期 刊出日期:2016-02-25
全
全选
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评价技术与方法
HPLC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溶出度
彭博,董斌,田洁,王戈,邹亮
2016, 33(1): 1-2.
摘要
(
638
)
[摘 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完成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醋酸铵高氯酸钠溶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94 nm进行测定。结果: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溶出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5601X 1268.3,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0%。结论:测定方法简单方便,准确度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湿热痹片质量标准研究
董斌,刘静,季雪,彭博,邵建芳,施法
2016, 33(1): 3-6.
摘要
(
609
)
[摘 要]目的:修订湿热痹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防己、黄柏和地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湿热痹片中连翘的活性成分连翘苷的含量:使用安捷伦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量1.0 mL?min-1。结果:TLC鉴别专属性强,连翘苷在0.01665~0.1665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1%,n=9)。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湿热痹片的质量控制。
专栏
抗疟药物的应用与发展
张楠
2016, 33(1): 7-10.
摘要
(
618
)
[摘 要]人类在抗疟药物的应用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蚊帐、纱窗、巫术、中草药等传统办法,由金鸡纳树皮的疗效促使了奎宁、氯喹的产生,以及DDT杀虫剂和青蒿素类药物的使用,上述治疗手段和方法都对控制疟疾的传播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这些抗疟药物应用历程的同时,以期展望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
青蒿素耐药性的现状与趋势
张楠
2016, 33(1): 11-15.
摘要
(
722
)
[摘 要]青蒿素是从我国中草药中通过化学提炼开发出的有价值药物成分,在治疗疟疾方面目前已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非常关注因使用青蒿素类药物产生的疟原虫耐药性问题,并专门制定《全球青蒿素耐药性限制计划》等,以避免青蒿素耐药范围的扩大。本文拟从青蒿素的耐药性历史由来入手,分析其发展现状,以期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药物研究
复方阿胶颗粒调节激素水平及抗炎、免疫作用研究
李洪梅,孙建辉,赵婷婷,霍海如,李小芹,张淹,周爱香
2016, 33(1): 16-19.
摘要
(
600
)
[摘 要]目的:研究复方阿胶颗粒对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其抗炎、免疫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考察复方阿胶颗粒对大鼠卵泡刺激素和雌二醇分泌的影响;采用炭末廓清法,考察复方阿胶颗粒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考察复方阿胶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复方阿胶颗粒对成年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和雌二醇水平具有降低作用;复方阿胶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廓清指数K值和校正廓清指数α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复方阿胶颗粒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复方阿胶颗粒具有调节激素水平、调节免疫和抗炎作用,为其治疗月经不调提供了药效学基础。
丹参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林小明
2016, 33(1): 20-23.
摘要
(
573
)
[摘 要]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丹参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分析近年来国内医药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丹参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间的配伍稳定性研究文献。结果:丹参注射剂与某些药物配伍后可能发生理化反应。结论:丹参注射剂应尽可能单独应用。
药品评价-临床研究
CTX、替硝唑联合治疗ABP炎性指标的临床观察
许秋泳
2016, 33(1): 24-26.
摘要
(
537
)
[摘 要]目的:观察头孢噻肟钠(CTX)联合替硝唑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cy Pancreatitis,ABP)炎性指标的作用。方法:将40例A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 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组,常规治疗 静脉滴注CTX联合替硝唑。每组以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对各组患者进行白细胞计数、血、尿淀粉酶等指标以及腹部CT和腹疼症状检查。结果:两组对ABP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P<0.05)。CTX联合替硝唑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组(P<0.05)。结论:CTX联合替硝唑可应用于临床治疗ABP。
痛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分析及其治疗相关性研究
黄伟佳
2016, 33(1): 27-29.
摘要
(
745
)
[摘 要]目的:探讨痛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广州市东升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痛风患者与120例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痛风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分析痛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单核细胞(MO)、粒细胞计数(GR)、淋巴细胞(LY)、血红蛋白(Hb)等指标;血脂指标中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指标;肾功能的血肌酐(Cr)、血尿酸(UA)、尿素(Ur)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血脂、肾功能三项检验均对不同中医证型的痛风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药品评价-安全性研究
原研和仿制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余正,王海兵,段君军,李洪超
2016, 33(1): 30-35.
摘要
(
643
)
[摘 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原研与仿制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2014年12月25日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献。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基础上提取文献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检索并剔除重复文献后共获得62篇文献,最终纳入综述文献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仿制氨氯地平与原研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RR=0.99(95%CI:0.65,1.52,P=0.97);根据用药剂量、病例纳入标准进行亚组分析;临床研究报道了显效率,合并效应量RR=0.99(95%CI:0.83,1.19,P=0.95);不良反应发生率RR=1.01(95%CI:0.51,1.99,P=0.98)。研究结果显示均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结论:仿制氨氯地平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原研氨氯地平相当,因此仿制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时是安全有效的。
56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相关因素分析
李凌霞,王路,王淑梅
2016, 33(1): 40-43.
摘要
(
634
)
[摘 要]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15日至2013年12月15日上报的569例 ADR报告,采取回顾性分析,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对患者性别、年龄、ADR分级、给药途径、药品类别、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各器官系统涉及的药品、因果关系评价、转归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方式ADR发生率最高(52.90%);心血管系统药物引起的ADR居首(29.17%),其次为抗肿瘤药(23.90%),第3位为抗微生物药(11.42%);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40.77%);绝大多数发生ADR的患者能痊愈(40.07%)和好转(51.32%)。结论:应加强 ADR的监测和报告,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729例临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于海燕、何粤红、胥小叶
2016, 33(1): 44-46.
摘要
(
634
)
[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2010~2015年收集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729例有效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729例ADR报告中,患者年龄≤18岁45例、19~30岁207例、31~45岁237例、46~60岁168例、61~80岁65例、>80岁7例;给药途径为口服701例、肌内注射19例、静脉滴注6例、静脉注射2例、皮下注射1例;共涉及药物29种,41个品规,累及的器官或系统7个,神经系统损害520例、消化系统损害103例、心血管系统损害61例、内分泌系统损害18例、免疫系统12例、血液系统11例、泌尿系统4例。不良反应的转归好转571例(78.33%),痊愈158(21.67%)。结论:我院31~45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32.51%),出现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是口服给药,出现ADR最多的药物是利培酮,ADR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应加强 ADR 的监测和报告,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管理研究
中日药品数据保护制度的比较研究
庞晓丛,杜冠华,刘艾林
2016, 33(1): 47-50.
摘要
(
699
)
[摘 要]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依照TRIPS 协议相关规定实行药品数据保护,但是目前我国在药品数据保护制度方面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日本医药产业的迅速崛起,与该国医药产业相关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尤其是日本的药品再审查政策不仅在鼓励企业创新方面发挥作用,同时有效地减轻了数据保护的负面效应。本文通过中日药品数据保护制度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在药品数据保护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我国进一步完善数据保护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口服盐酸特比萘芬与听力障碍相关性数据挖掘研究
李梅,曹玉莹,王丽伟
2016, 33(1): 51-54.
摘要
(
725
)
[摘 要]目的:检测口服盐酸特比萘芬引起听力障碍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方法:AERS-DM是对美国不良反应报告系统AERS数据进行去重、标准化与知识聚合的不良反应数据库,本研究在AERS-DM中进行数据挖掘,计算不良反应信号比例报告比值比(proportional ADR reporting ratio,PRR)和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ROR)。PRR的判定标准为: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例数>3,PRR≥2,四格表χ2≥4,则提示生成不良反应信号。ROR的判定标准为:当ROR95%可信区间下限>1则提示生成不良反应信号。结果:检测到PRR和ROR不良反应信号。PRR=3.77>2,χ2=20.39>4,药物引起不良反应例数>3,提示生成不良反应信号;ROR=3.78,ROR的95%可信区间(2.03,7.03),下限>1,提示生成不良反应信号。结论:基于AERS-DM数据检测不良反应信号结果表明口服盐酸特比萘芬与听力障碍具有相关性。
基于熵权法的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
徐伟,郝梅,仲忆雯
2016, 33(1): 55-58.
摘要
(
598
)
[摘 要]目的:定量评价我国及各省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果。方法:建立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法从纵向及横向两个层面进行评价,得出综合评分及排名。结果及结论: 2002~2013年间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逐年向好,尤其是在2009年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后,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效果明显提升;2013年各省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效果地区差异较大,各省应结合本省创新发展现状选择选择不同的创新发展重点及模式。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余恒跃,汪龙,朱玲娜
2016, 33(1): 59-61.
摘要
(
689
)
[摘 要]目的:分析某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中药注射剂的药物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用药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比最高的是理血剂,其中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和舒血宁注射液销售金额分别位居前三位;DDDs居前三位的是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血塞通和参麦注射液。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品种结构基本合理,但患者使用其日均费用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监管。
药物研究
2012~2014年某院中医膏方处方分析
胡芳 黄玉宇 刘磊,侯金燕,胡芳
2016, 33(1): 62-64.
摘要
(
625
)
[摘 要]目的:通过对近三年本院中医膏方处方的统计,分析膏方用药的特点及逐年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2014年冬季膏方1200张(400张/年),将膏方中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味数、剂量、配伍禁忌、开路方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50岁这个年龄段的患者较多,且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膏方平均组方味数和总剂量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经过干预手段,2014年有临床诊断的处方数量比前两年增加20%。结论:通过干预手段,严格控制中医膏方味数和剂量,建立并完善膏方点评制度,加大监管力度,让膏方良性发展。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更多>
论文撰写规范
征订单
版权转让协议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信息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