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更多>
论文撰写规范
征订单
版权转让协议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信息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微信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8年 35卷 5期 刊出日期:2018-10-25
全
全选
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专栏
Scoping Review撰写方法简介
田金徽
2018, 35(5): 321-324.
摘要
(
407
)
本文主要介绍撰写scoping review的步骤及注意问题,以期scoping review撰写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Scoping Review研究主题分析
田金徽
2018, 35(5): 325-328.
摘要
(
554
)
目的:了解Scoping review的研究现状,以期为Scoping review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主要的外文数据库纳入Scoping review外文研究,采用BICOMS 2分析软件对主题词进行抽取和整理,并生成主题词共现矩阵,利用NetDraw绘制网络关系图,利用gCLUTO进行聚类分析。结果:Scoping review研究有1 516个具有实质意义的主要主题词,研究领域分为6个研究主题,其中5个主题关注健康管理和医疗卫生保健,1个主题关注医药卫生和循证转化医学研究。结论:Scoping review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医疗卫生保健方面,研究主题较为局限,相关学者应该努力拓展新的研究主题。
评价技术与方法
头孢克洛胶囊的溶出方法和API溶液稳定性研究
杜金松,柳世萍
2018, 35(5): 329-332.
摘要
(
687
)
目的:筛选确定头孢克洛胶囊的溶出方法,并进行头孢克洛溶液稳定性研究。方法:以头孢克洛胶囊为参比制剂,紫外分光光度计264 nm波长下,比较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溶出曲线。结果:转篮法50 r·min-1条件下制剂呈现更好的溶出行为,水和pH 4.0 介质溶出趋势显著,pH 1.2和pH 6.8介质呈现快速溶出,pH 6.8介质中终溶出量低于90%,可能有降解现象。溶液稳定性实验证明,头孢克洛在pH 6.8介质中15 min就已经开始降解,2 h后降解量达46%,其他介质中未见明显降解。结论:在头孢克洛胶囊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中,可首选转篮法50 r·min-1作为溶出曲线测定方法,鉴于其在pH 6.8介质中有降解,样品测定时,不宜长时间放置。
盐酸环丙沙星片溶出度测定结果及不确定度分析
李慧,刘琳,周雪艳,徐可,郝伟
2018, 35(5): 333-335.
摘要
(
444
)
目的:对盐酸环丙沙星片溶出度测定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收载的方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片的溶出度分析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计算不确定度分量进而对不确定度测定结果进行风险分析。结果:本次试验溶出度测定结果平均值为86.3%,其扩展不确定度为2.3%(k=2),溶出度测定的合格率为100%,但接近限值的结果较多。结论:当实验结果处于限值或接近限值时对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可为生产厂家提高药品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盐酸环丙沙星片;溶出度;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中图分类号]
HPLC-MS/MS法测定新复方芦荟胶囊中芦荟苷的含量
吴旭
2018, 35(5): 336-338.
摘要
(
391
)
目的:对新复方芦荟胶囊中测定芦荟苷含量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HPLC-MS/MS法测定芦荟苷,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芦荟苷是光学异构体芦荟苷A和芦荟苷B的总和,而按标准所测的芦荟苷含量只是芦荟苷A的含量,有可能导致含量不合格的情况出现。结论:建议对新复方芦荟胶囊中芦荟苷测定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完善质量标准。
GC法同时测定香砂养胃片中去氢木香内酯、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
赵磊,郭彩芳,高楠楠,孙艳涛
2018, 35(5): 339-342.
摘要
(
463
)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GC)法测定香砂养胃片中去氢木香内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为WondaCAP5 30 m×320 μm×0.25 μm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器: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 ℃;柱温箱温度:210 ℃;检测器温度:280 ℃;载气流速:3.0 mL·min-1;进样量:1 μL。结果:去氢木香内酯在1.996~199.6μg·mL-1;厚朴酚在5.123~512.3 μg·mL-1;和厚朴酚在2.609~260.9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RSD=1.1%)、98.6%(RSD=1.2%)和97.4%(RSD=1.9%)结论: 建立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香砂养胃片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专栏
山葡萄藤的性状和定性鉴别方法的研究
杨荣艳,王英
2018, 35(5): 343-345.
摘要
(
568
)
目的:建立山葡萄藤的性状和定性鉴别方法,为其真伪鉴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结果:山葡萄藤呈长圆柱形,气微,味淡。其横切面在显微镜下可见草酸钙针晶束和草酸钙簇晶。薄层色谱法鉴别出山葡萄藤中含有白藜芦醇成分。结论:山葡萄藤的性状,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作为真伪鉴别和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的依据。
药物研究
LZ0202菌株对炔雌醇的微生物转化研究
黄佳佳,赵沙沙,姜冬冬,单丽红
2018, 35(5): 346-348.
摘要
(
537
)
目的:从本地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炔雌醇有转化能力的真菌,经形态观察,鉴定为镰刀属真菌,利用该菌株对炔雌醇进行微生物转化研究。方法:转化产物经柱层析分离后,利用质谱、二维核磁图谱等分析方法,确定了产物的结构。结果:底物炔雌醇被LZ0202菌株转化为6α-羟基-17α-乙炔基雌二醇。结论:化合物是炔雌醇衍生物类避孕药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体,也是其相关研究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和对照品,本研究为炔雌醇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理论基础。
药品评价-临床研究
阿司匹林研究进展综述
侯飞,车宏伟,张宇佳,郑稳生
2018, 35(5): 349-352.
摘要
(
926
)
阿司匹林是经典的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药,随着适应证研究的深入,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肝癌、肿瘤、感染病、神经性疾病、心脑血管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女性不孕症和习惯性流产等诸多方面均有疗效。现通过查阅国内外指南及CNKI等数据库文献作一综述,以期为阿司匹林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药物研究
哮喘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廉悦
2018, 35(5): 353-355.
摘要
(
587
)
目的:了解基于哮喘相关药物治疗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ADRB2基因、CRHR1基因、ORMDL3基因和ALOX5基因的基因多态性对药效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ADRB2基因Arg16Arg患者定期规律服用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SABA)出现肺功能指标下降和哮喘病情加重的现象;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LABA)在成人和儿童中的治疗效果截然相反,在成人哮喘患者中基因型Arg16Arg、Arg16Gly和Gly16Gly的肺功能均得到了改善,而在儿童中Arg16Arg基因型则使哮喘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GT基因型和TT基因型更易引起哮喘急性发作,各基因型患者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s)治疗后,气道高反应性均明显改善。ORMDL3基因rs7216389位点野生纯合子TT是哮喘的保护位点基因,而突变纯合子CC是哮喘的敏感基因,已有研究表明ICSs可能通过下调ORMDL3的mRNA表达,改善气道重塑。患者使用白三烯调节剂(LTMs)应答后,ALOX5(rs2115819)基因中CC和CT相比TT哮喘恶化发生率更低且改善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更明显。结论:随着哮喘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更多明确的功能基因将推动哮喘个体化给药的实现,提高哮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灯盏乙素对过氧化氢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白雪蕾
2018, 35(5): 356-359.
摘要
(
411
)
目的:探讨灯盏乙素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H2O2 (200 μmol·L-1)干预组以及灯盏乙素(100、200 μmol·L-1)+H2O2 (200 μmol·L-1)干预组,每组设6个复孔。各组经过药物干预6 h后,通过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磷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2O2干预组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凋亡率显著升高,培养液中 LDH、CK、AST 活性和 MDA 含量均显著升高,细胞中 SOD、CAT、GSH-Px 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H2O2干预组比较,灯盏乙素(100、200 μmol·L-1)+H2O2(200 μmol·L-1)干预组培养液中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培养液中LDH 、AST、CK活性和MDA 含量均显著降低,细胞中SOD、CAT、GSH-Px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乙素能够有效提高 H2O2诱导状态下 H9C2 心肌细胞存活率并降低凋亡率,改善细胞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损伤,提示灯盏乙素对H2O2诱导 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剂量相关性的保护作用。
药品评价-临床研究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张凌毅,李萍华
2018, 35(5): 360-363.
摘要
(
661
)
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依据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对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在基础治疗(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水平,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以及血脂水平相接近,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以及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以及血脂水平改善更为显著,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水平,药物安全性高,临床效果较好。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扁桃体摘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行为的影响
王菊平,马姝丽,贾英萍
2018, 35(5): 364-367.
摘要
(
524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扁桃体摘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行为的影响。方法:搜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216例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剂量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拔管时间、出麻醉恢复室时间,术前镇静程度采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采用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EAD)评估患儿术后行为,加拿大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CHEOPS)进行疼痛评分,统计围手术期间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AP、HR随着手术的进展呈先降后升趋势,SpO2较为平稳;术后各个时间点,低剂量组的MAP、HR与T0时刻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高剂量组的MAP与T0时刻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3、T4、T5时刻,HR与T0时刻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高剂量组MAP、HR波动幅度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术前镇静程度OAAS评分(3.2±0.6)分,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3.8±0.7)分(P<0.05),但两组拔管时间、出麻醉恢复室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PEAD评分为(13.7±4.3)分,m-CHEOPS评分(4.5±0.8)分,均显著高于高剂量组(12.4±4.3)分、(3.4±4.3)分(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6%,与高剂量组16.7%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有利于维持扁桃体切除患儿围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术后躁动。
独活寄生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及药理机制分析
孙洁,汪霞,姚秋红
2018, 35(5): 368-370.
摘要
(
536
)
目的:评价独活寄生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及药理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口服,每次200 mg,每天1次;观察组43例,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每次取药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150 mL;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中医症候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评价技术与方法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包金颖,宁宏,宋沧桑
2018, 35(5): 371-375.
摘要
(
610
)
目的:对某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6—2017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每日药费(DDC)、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及使用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2016—2017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中,2016年每日药费(DDC)最高的为注射用伏立康唑(896元),2017年每日药费(DDC)最高的为利奈唑胺注射液(857.13元),2016年用药频度(DDDS)最高的是注射用美罗培南,2017年用药频度(DDDS)最高的是注射用美罗培南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2016—2017年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以ICU科为最高。结论:调查期间,某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基本可以了解某院2016—2017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可为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参考。
药品评价-安全性研究
妊娠早期妇女叶酸补充的合理性分析
张函舒,宋沧桑,张阳,宋文彬
2018, 35(5): 376-379.
摘要
(
405
)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早期妇女叶酸补充合理性问题。方法:选取2017年7—10月在我院接受叶酸基因检测的妊娠早期妇女,调查检测前服用叶酸情况,运用TL 998A荧光检测仪检测MTHFR C677T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妊娠早期妇女叶酸补充的合理性。结果:632名妊娠早期妇女叶酸服用率为84.2%,≥35岁的妊娠妇女服用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C677T基因突变率为61.4%,妊娠早期妇女叶酸补充合理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妇女叶酸服用率较高、合理补充叶酸可减少妊娠不良结局。我院妊娠早期妇女MTHFR C677T基因突变率较高,服用叶酸前行叶酸基因检测可指导叶酸个体化补充,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
药品评价-循证医学研究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对照研究: 国内文献的Meta分析
金卫东
2018, 35(5): 380-383.
摘要
(
432
)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差异,为双相抑郁治疗提供新的证据和方法。方法:通过对国内中文文献的数据检索,对4项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的研究资料进行Meta分析,评价有效率的差异和症状改善的差异。结果:①有效率:通过异质性检验, X2=0.7,df=2,P=0.70,I2=0%, 应用固定效应模型OR=1.13,95%CI=0.63~2.02,Z=0.40,P=0.89,提示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有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②症状学评价:异质性检验,X2=8.44,df=3,P=0.04,I2=64.4%,应用随机效应模型SMD=-0.52,95%CI=-1.24~0.21,合并效应检验:Z=1.39,P=0.16,提示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症状评分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疗效相似。
口服硝苯地平与静脉注射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庞国勋,马银玲,邱志宏,高瑾,董占军
2018, 35(5): 384-390.
摘要
(
487
)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硝苯地平与静脉注射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inoMed、CNKI、VIP、万方,均从建库日期检索至2017年12月,纳入口服硝苯地平与静脉注射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研究,共737名孕妇,根据给药剂量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硝苯地平较静脉注射拉贝洛尔达到目标血压所需时间(WMD=-10.45,95% CI:-10.45~-4.06,P=0.001)更短,但二者达到目标血压所用最大剂量与初始剂量的比值(WMD=-0.57,95% CI:-1.16~0.03,P=0.06)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孕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R=0.92,95% CI:0.54~1.58,P=0.77)及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7(RR=0.67,95% CI:0.39~1.17,P=0.1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研究显示口服硝苯地平与静脉注射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作用显著,且安全性较好。硝苯地平组达到目标血压的时间更少,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真实、可靠的证据。
管理研究
药学服务在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发展现状与价值体现
李磊
2018, 35(5): 391-394.
摘要
(
399
)
药学服务是现代药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国家医疗改革推进的重要内容。分析药学服务在现阶段我国医疗改革中的内容与形式,并结合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学服务的实施办法及其价值的体现方式,从中获取有利于我国药学服务发展的启示,尝试为我国药学服务在医疗改革中的实施提供新思路。
住院患者肠内营养药品临床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周婧
2018, 35(5): 395-400.
摘要
(
405
)
目的:回顾性调查肠内营养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初步分析不合理因素,为肠内营养药品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肠内营养药品的用药医嘱,统计肠内营养药品的使用情况,包括用药人次、能量用量和处方日能量(prescribed daily energy,PDE)。统计各种肠内营养药品的用药途径。结果:共纳入使用肠内营养药品的用药医嘱35009人天,占比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TPF-D(32.76%)、TPF-T(22.65%)、TP(14.33%)。在住院患者中,除TP粉剂外,其他剂型的肠内营养药品主要经管饲给予。TP的PDE为2038 kcal/人天;TPF的PDE为1 048 kcal/人天;SP的PDE为732 kcal/人天;TPF-FOS的PDE为875kcal/人天;TPF-D的PDE为905 kcal/人天;TPF-T的PDE为700 kcal/人天。用药人次居前3位的是急危重症科(11 144人天)、老年科(7 291人天)和综合科(4 037人天);PDE居前3位的科室是血液内科(1 866 kcal/人天)、康复科(1 669 kcal/人天)和消化内科(1 522 kcal/人天)。其中,急危重症科TP的PDE(6 374 kcal/人天)存在显著异常。结论:各种肠内营养药品在临床各科室广泛使用,尤其是特殊应用型肠内营养。急危重症科肠内营养的使用存在显著异常,建议进一步分析不合理因素,健全管理机制。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更多>
论文撰写规范
征订单
版权转让协议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信息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