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更多>
论文撰写规范
征订单
版权转让协议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信息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微信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19年 36卷 5期 刊出日期:2019-10-28
全
全选
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专栏
单个病例数据Meta分析合作能力研究
田金徽, 夏淼, 杨克虎, Fujian Song, 张俊华
2019, 36(5): 321-325.
摘要
(
138
)
目的:分析单个病例数据Meta分析(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 analysis,IPDMA)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国家之间的合作能力。方法:检索主要英文数据库获取IPDMA,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IPDMA。用Excel软件提取作者、研究机构和国家等信息,用BICOMS 2软件对提取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国家等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利用NetDraw绘制作者、研究机构和国家网络社会关系图。结果:共有来自69个国家,2 353个研究机构的1 588名作者参与了558篇IPDMA撰写,发文前3位的国家是英国、美国和荷兰,发文前3位研究机构是牛津大学、悉尼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发文前3位的作者是Pignon JP、Clarke M和Burdett S,32名作者形成2个研究团队,59个研究机构和69个国家之间均有合作。结论:IPDMA研究在国家和研究机构之间分布不平衡,欧洲和北美洲的国家和研究机构占据主导地位。
单个病例数据Meta分析的研究主题分析
田金徽, 魏巍, 夏淼, 高亚, 杨克虎, Fujian Song, 张俊华
2019, 36(5): 326-329.
摘要
(
200
)
目的:对单个病例数据Meta分析(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 analysis,IPDMA)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以期为IPDMA研究主题选择提供借鉴。方法:检索Web of Sciece获取英文IPDMA的关键词信息,利用VOSviewer软件提取关键词,并生成高频关键词的密度图和聚类图,同时采用CiteSpace软件生成关键词爆发年份趋势图。结果:552篇IPDMA研究共有993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关键词,对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4个研究主题,主要聚焦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抑郁症。结论: IPDMA研究主题相对比较集中,这为IPDMA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空间。
单个病例数据Meta分析引用情况研究
高亚, 魏巍, 罗鑫悦, 杨克虎, Fujian Song, 张俊华, 田金徽
2019, 36(5): 330-335.
摘要
(
111
)
目的:研究单个病例数据Meta分析(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 analysis,IPDMA)引用情况,以期了解目前IPDMA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 获取IPDMA文献引用的相关信息。用VOSviewer 1.6.10软件对纳入研究的共被引期刊、作者和文献进行提取,并生成作者合作网络图和期刊密度图。采用CiteSpace V软件生成共被引文献网络图,并进行共被引文献的突发性检测。 结果:共纳入IPDMA研究552篇,共被引次数最多的期刊为Lancet (1 192次),前20个期刊中,6个来自英国,14个来自美国,前10位期刊中,有7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大于18.000。共有12 950个共被引作者,Higgins JPT是共被引次数最多的作者,但只有3.28%的作者共被引次数超过5次。主要共被引作者形成6个合作团体,且各团体内部成员之间合作紧密。前10位共被引的文献大部分为IPDMA方法学论文,其中Higgins JPT等2003年发表于BMJ论文共被引次数最高。结论: 期刊的共被引次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高被引的期刊数量较少。虽然共被引作者很多,但缺乏突出贡献的作者。
评价技术与方法
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检测的不确定度分析
慕金雨, 张梅超, 董丽萍
2019, 36(5): 336-339.
摘要
(
204
)
目的:对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检测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1]收载的方法,对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进行测定,并根据不确定度评价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得到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最终结果表示为:Q±4.2%,k=2。结论:该评定方法适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HPLC法测定氯霉素阴道软胶囊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滕海堂
2019, 36(5): 340-343.
摘要
(
131
)
目的:HPLC法测定氯霉素阴道软胶囊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来源及影响不确定的因素,从而能更好控制实验误差。方法:按照国家药品标准中氯霉素阴道软胶囊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对实测数据经行分析和处理,量化不确定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计算出扩展不确定U=0.8%(K=2)。结论:对照品浓度和样品装量差异是测量结果产生不确定的主要来源。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三嗪芦丁片中7种成分的含量
徐桂连, 鹿麟, 贺建华
2019, 36(5): 344-346.
摘要
(
141
)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三嗪芦丁片中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芦丁、磷酸氯喹、维生素B6、维生素B1、利血平7种组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11%己烷磺酸钠与0.02%庚烷磺酸钠混合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5)-乙腈-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4 nm,柱温35 ℃,进样量10 μL。结果:7种组分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该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论:本法可作为复方三嗪芦丁片的7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HPLC法测定不同来源花生衣药材中儿茶素含量
赵艳, 马晓静, 崔业波
2019, 36(5): 347-350.
摘要
(
120
)
目的:建立花生衣药材中儿茶素含量测定方法,并与不同来源花生衣药材中儿茶素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以Sepax BR-C18(4.6 mm×250 mm 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 ;柱温30 ℃;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儿茶素在21.15~338.39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6%,RSD为1.7%。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为花生衣中儿茶素含量测定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实验表明,吉林省内花生衣药材中儿茶素含量较高。
UPLC-MS/MS测定治疗银屑病保健品中甲氨蝶呤的含量
胡珀
2019, 36(5): 351-353.
摘要
(
135
)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治疗银屑病保健品中甲氨蝶呤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 30 ℃;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正离子)。结果:甲氨蝶呤在 0.5~500 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 r为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5.67%~98.59%,定量下限为 0.5 μg·L-1,检测限为 0.2 μg·L-1。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治疗银屑病保健品中甲氨蝶呤的测定,为打击保健品非法添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炒蛴螬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赵磊, 杨志超, 赵振兴, 王路宏
2019, 36(5): 354-357.
摘要
(
200
)
目的:建立炒蛴螬药材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方法:用清炒法,制定炒蛴螬药材最佳的生产工艺。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控制其质量标准。结果:经验证,实验确定的炒蛴螬药材工艺重现性好、生产工艺稳定,所制定的质量标准测定结果重现性好。结论:本实验炒蛴螬工艺可行,制定的质量控制方法可用于炒蛴螬的质量控制。
柳烯酸溶液喷雾剂质量标准改进的研究
徐威驰, 陈冬华, 严全鸿
2019, 36(5): 358-362.
摘要
(
104
)
目的:探讨柳烯酸溶液喷雾剂质量标准的改进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和GC法分别对水杨酸和十一烯酸组分进行含量测定;建立柳烯酸溶液喷雾剂中水杨酸(HPLC法)和十一烯酸(GC法)定量检测的方法。结果: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水杨酸和十一烯酸的浓度分别在0.02~0.25 mg·mL-1和0.08~0.58 m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n=7和r=0.999 8,n=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RSD为0.8%,n=9)和100.6%(RSD为2.0%,n=9)。结论:完善后的质量标准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四黄软膏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验证
王瑞荣, 戴震
2019, 36(5): 363-367.
摘要
(
161
)
目的:建立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法适用于四黄软膏微生物限度的检查,确保方法学验证结果准确、可靠。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附录1105、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规定对其微生物计数及控制菌进行检查,通过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确认检验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在3次独立的平行实验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验证中5种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比值菌落在0.5~2的范围内;在控制菌检查中,试验组均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控制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
药物研究
MTHFR、MTRR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陶薇, 宋沧桑, 张阳, 宋文彬, 毛盼盼
2019, 36(5): 368-371.
摘要
(
315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 与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MTRR)基因多态性成为遗传学关注的焦点。其中,MTHFR C677T、MTHFR A1298C和MTRR A66G是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也是复发性流产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认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是许多妊娠相关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THFR、MTRR基因和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其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以及不同地区的分布可能会导致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当前国内外对于MTHFR、MTRR基因多态性和同型半胱氨酸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从MTHFR、MTRR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
PCI术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治疗反应差异性研究
陆维, 宋沧桑, 张阳, 王冬琴
2019, 36(5): 372-375.
摘要
(
107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治疗反应的差异性。方法:纳入2018年1~6月在本院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并行PCI术的患者51例,按基因型分为正常代谢组(13例)、中间代谢组(31例)、慢代谢组(7例)3种代谢型,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价指标来判断氯吡格雷治疗反应的差异性。结果:纳入病例中,临床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分析,慢代谢型组最大血凝块强度(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时间(R)、K值和α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术后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时,慢代谢型组发生血栓的风险高,临床上应该多关注。
药品评价-安全性研究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的用药研究
陈晓慧, 刘小俊
2019, 36(5): 376-379.
摘要
(
155
)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的用药特征与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某院248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频数分析法和关联分析法探讨使用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的情况。结果:248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女性188例(75.81%);年龄在31~45岁的女性患者有66例(35.11%),比例最高。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女性泌乳素水平(123.04±51.89) ng·mL-1明显高于男性(69.98±16.74) ng·mL-1;年龄31~45岁患者泌乳素水平(129.47±62.29) ng·mL-1高于其他年龄组。频数分析结果显示,药物使用频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氨磺必利103例(36.27%)、利培酮84例(29.58%)和奥氮平69例(24.30%)。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使用频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氨磺必利与氯氮平32例(12.26%)、利培酮与氯氮平21例(8.05%)和氨磺必利与奥氮平18例(6.90%)。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有202例(81.45%)未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其中133例转归情况不明。结论:年龄在31~45岁之间的女性患者服用氨磺必利、利培酮或奥氮平治疗出现高泌乳素血症最常见,临床用药应给予重点关注。
药品评价-临床研究
脑苷肌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研究
谢福武, 彭升
2019, 36(5): 380-382.
摘要
(
163
)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抗病毒、降温、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苷肌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头痛消失、呕吐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及意识清醒时间较对照组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安全高效,可快速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贾俊琴, 孙艳芳, 秦芳
2019, 36(5): 383-387.
摘要
(
353
)
目的:调查医院抗肿瘤药的使用情况,分析其用药趋势,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运用Excel统计分析某院2016—2018年抗肿瘤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DDDs)、使用金额、日均费用(DDC)和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等。结果:2016—2018年该院抗肿瘤药的品种分别为36、37和39种,用药金额逐年递增,激素类抗肿瘤药和其他类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连续3年排前3名,烷化剂类最少;来曲唑片用药金额3年来均排第一位,DDDs居于前10位的15种药物大多为抗肿瘤激素类,连续3年排前10名的有5种,DDC值变化稳中有降。结论:医院抗肿瘤药物用药情况与目前我国肿瘤发病率及治疗趋势基本一致。临床用药时应同时关注药物疗效与成本,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缬沙坦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Chemerin蛋白水平、肾功能改善及临床疗效分析
齐丽平, 许春燕, 张艳梅, 杜晓俊
2019, 36(5): 388-391.
摘要
(
193
)
目的:分析缬沙坦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chemerin蛋白、肾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胰岛素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为常规治疗联合缬沙坦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 mAlb(尿微量蛋白)、BUN(血尿素氮)、Scr(血肌酐)、UAER(尿蛋白排泄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空腹血糖)、GHb(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T(内毒素)、TM(血栓调节蛋白)、CysC(胱抑素C)、Chemerin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UAER,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起到保护作用,Chemerin蛋白、VEGF、TM 可能在患者病理机制中发挥作用。
管理研究
浅谈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中风险评估的应用研究
王翔
2019, 36(5): 392-396.
摘要
(
254
)
目的:通过研究风险评估工具,结合企业临床试验数据管理风险评估实例,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提出完善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评估的意见建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和借鉴成功的经验。结果与结论:我国的药品研制单位应根据具体临床试验特点和法规要求,利用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过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制定并实施数据管理策略,达到保证临床试验数据完整、可靠的目的。
药物研究
连续重评估方法无差异区间半宽度δ的校正与毒性概率估计
黄亚芳, 谢文杰
2019, 36(5): 397-400.
摘要
(
188
)
本文介绍了抗癌新药研发中Ⅰ期临床试验连续重评估方法(Continual reassessment method,CRM)中无差异区间半宽度δ的概念与校正方法。利用R软件,详细阐述了半宽度δ校正的实施步骤,最后,介绍了CRM毒性概率的生成方法和模型验证,旨在为今后我国抗癌新药研发Ⅰ期临床试验设计提供方法学支持。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更多>
论文撰写规范
征订单
版权转让协议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信息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