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投稿指南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最新录用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更多>
论文撰写规范
征订单
版权转让协议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信息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微信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23年 40卷 5期 刊出日期:2023-10-28
全
全选
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专家论坛
基因治疗产品的生物分析:方法开发的策略
张贺峰, 梁宇, 刘颖, 邹灵龙,
2023, 40(5): 361-368.
摘要
(
123
)
PDF
(995KB) (
193
)
基因治疗产品采用独特的递送和治疗机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设计并开发非传统和全面的生物分析方法。在临床前和临床生物分析研究涉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免疫原性、生物标志物分析等方面。基因治疗产品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需要确定载体、目的基因、以及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的存在、作用部位和生物分布。而对于免疫原性的研究,则需要监测机体针对基因治疗载体所产生的抗体,以及可能需要在接受治疗前评估受试者的预存抗体。由于基因治疗产品表达的外源产物蛋白也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针对表达产物的抗体也是免疫原性的研究内容。本文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与免疫原性分析研究方向,综述基因治疗产品的生物分析方法开发的关键点、策略和实践。
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生物分析策略与方法学介绍
张贺峰, 梁宇, 刘颖, 邹灵龙,
2023, 40(5): 369-376.
摘要
(
101
)
PDF
(706KB) (
182
)
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是指经基因修饰、并按照药品监管相关法规进行研发和注册申报的活细胞产品,主要包括基因修饰的免疫细胞、干细胞以及其他类型细胞的治疗产品。此类治疗产品既有细胞产品自身特点,也有基因治疗产品的潜在风险,生物分析策略要考虑这两方面的特点。恰当设计并执行临床生物分析的检测方法,开展充分的生物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明确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最终确立所开发产品的获益风险比,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药代(细胞)动力学、药效学与免疫原性的研究上综述了细胞治疗产品的生物分析的策略和实操。
评价技术与方法
沙棘不同采收期与不同干燥过程真菌毒素
的考察及其风险评估
赵磊, 杨铭, 王皓, 马彧, 马金刚, 姜大成, 王路宏, 昝珂
2023, 40(5): 377-383.
摘要
(
67
)
PDF
(635KB) (
95
)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沙棘不同采收期及不同干燥过程中11种真菌毒素残留,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通过免疫亲合柱进行富集,采用液质建立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结合沙棘的抑菌效力试验结果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11种真菌毒素的随行回收率在88%~103%之间,RSD≤7.8%,在测定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所有批次HQc<1,沙棘的真菌毒素风险较低。通过抑菌效力试验表明沙棘不具备抑菌作用,存在产生真菌毒素的风险。结论:通过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沙棘中真菌毒素成分,具有快速、准确、简单等优点,适合沙棘中11种农药残留的高通量测定。
佐匹克隆有关物质及其校正因子影响因素的测定研究
洪淑华, 林琪珊, 柴将红, 潘红炬
2023, 40(5): 384-388.
摘要
(
57
)
PDF
(538KB) (
83
)
目的:测定佐匹克隆原料中的3种已知杂质和催化剂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il Eternity-5-C18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溶液(取十二烷基硫酸钠8.1 g与磷酸二氢钠1.6 g,加水1 000 mL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3.8)(41.5∶58.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03 nm;柱温为30 ℃。结果:佐匹克隆原料中的3种已知杂质和催化剂的出峰顺序分别为杂质B、杂质C、催化剂(以下简称杂质D)和杂质A,各已知杂质的相对校正因子(相对于佐匹克隆)分别为0.629、0.603、0.828和1.099,4种已知杂质及佐匹克隆主峰均能有效分离,最小分离度可达到1.5以上。佐匹克隆的线性范围为7.033×10-2 μg·mL-1~3.246 0 μg·mL-1,线性方程为y=30.579x+0.578 3,相关系数为R2=0.999 8。结论:该法可作为控制佐匹克隆原料有关物质的质量标准,对已知杂质和催化剂校正因子的影响因素考察结果可作为质控参考。
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
活血止痛胶囊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李悦忱, 崔韶婧, 赵月然
2023, 40(5): 390-395.
摘要
(
54
)
PDF
(387KB) (
55
)
目的:考察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对活血止痛胶囊中黄曲霉毒素(AFs)测定的可行性,建立活血止痛胶囊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方法,并对其污染情况进行检查,为开展中成药黄曲霉毒素污染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对3个厂家共113批活血止痛胶囊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活血止痛胶囊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回收率均在75%~105%。113批样品中,90批检出黄曲霉毒素,检出率为79.6%,其中4批次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AFB1>5 μg·kg-1,AFs>10 μg·kg-1)。结论: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活血止痛胶囊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活血止痛胶囊中个别批次出现黄曲霉毒素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应引起生产企业的重视,确保用药安全。
几种药物配伍对常见塑料包装输液产品中
不溶性微粒的影响研究
田洁, 郝爱鱼, 鹿麟, 邹翩, 董斌
2023, 40(5): 396-401.
摘要
(
54
)
PDF
(728KB) (
85
)
目的:比较配伍环境、药物、输液包装、注射器、加药次数5个因素对配伍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检测内封式聚丙烯输液袋、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多层共挤输液用袋3种常见塑料包装的氯化钠注射液与2种常用药物经不同方式配伍后所得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并使用方差分析(ANOVA)工具比较5个因素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结果:注射器和药物类型是影响最终用于注射的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配伍环境和加药次数,输液包装对最终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较小。结论:临床上对输液进行配伍时,相比输液包装,更要考虑医疗器械、药物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药物研究
僵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研究进展
代琪, 李康曦, 叶俏波, 文永盛, 许莉, 李及
2023, 40(5): 402-408.
摘要
(
93
)
PDF
(547KB) (
122
)
对僵蚕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了解僵蚕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僵蚕不良反应,促进僵蚕的合理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以“僵蚕”“白僵菌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等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web of science,维普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整理相关文献。结果发现僵蚕中有蛋白多肽类,有机酸类,黄酮类,甾体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惊厥,抗凝,抗炎,抗癌,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记载僵蚕无毒,但其化学成分草酸铵,白僵菌素等均具有一定毒性,且存在掺伪掺劣现象,合理炮制和严格品控对预防和减少僵蚕中毒有着重要意义。
药品评价
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杨艳青, 陈春梅, 陈伟, 吴瑞, 王学昌, 段莲
2023, 40(5): 409-415.
摘要
(
57
)
PDF
(488KB) (
66
)
目的:评估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Sin)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和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的网站及数据库。由2位评价者根据入选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对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筛选纳入8篇SR/Meta分析和9篇经济学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晚期NSCLC,与单独化疗(Chemotherapy,CT)相比Sin+CT可以显著改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Sin+CT与Pem(Pembrolizumab,Pem)+CT的OS获益相当,大于Ate(Atezolizumab,Ate)+CT;Sin+CT的PFS延长高于Ate(Atezolizumab,Ate)+CT。对于晚期非鳞状NSCLC,Sin+CT与CT相比,具有延长OS的益处,60个月时OS获益Sin+CT与Pem+CT相当;Sin+CT可以持续改善PFS,且Sin+CT与Pem+CT表现出相当的PFS。对于晚期鳞状NSCLC,与CT相比Sin+CT可显著改善OS、PFS。安全性方面,Sin+CT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及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其他组合疗法。经济性方面,从我国卫生体系出发,信迪利单抗可以延长患者的质量调整年,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结论: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
抑酸药物的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江依帆, 陈丽萍, 张若钰, 巫培豪, 邱嘉珉, 宣建伟, 毕惠嫦
2023, 40(5): 416-421.
摘要
(
78
)
PDF
(346KB) (
77
)
目的:根据国家卫健委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建立我国酸相关疾病药品遴选指标体系,支持综合价值高、患者可及、可负担的抑酸药品的临床应用。方法:依照《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与可及性6个维度出发,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法、一手资料法等构建评价指标条目池,通过德尔菲专家访谈法,邀请我国相关领域临床药师、临床医生、卫生技术评估专家共15位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赋权,根据专家建议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改,最终确定抑酸药品临床综合价值评估打分细则。结果:最终确定了由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酸相关疾病药品临床综合价值评估打分细则。结论:所构建的酸相关疾病药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推广性,综合评价指标量化细则可为药品的综合评分定量标准提供方法参考,同时也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加以检验。
服药依从性预测模型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华敏凡, 宋沧桑, 李兴德, 陆维, 毛盼盼, 王国徽
2023, 40(5): 422-425.
摘要
(
52
)
PDF
(345KB) (
60
)
患者服药依从性直接影响疾病治疗效果,早期预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并找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临床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改善预后。本文对临床应用中使用的服药依从性预测模型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特定疾病的服药依从性预测模型研究提供参考。
等渗与低渗造影剂对老年肾功能损伤患者
行冠脉造影术的安全性临床观察
黄波, 曹晓明
2023, 40(5): 426-429.
摘要
(
41
)
PDF
(329KB) (
28
)
目的: 探讨等渗与低渗造影剂对老年肾功能损伤患者行冠脉造影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冠脉造影术的肾功能损伤患者163例。轻度肾功能损伤的92例患者中,等渗组46例,低渗组46例;中度肾功能损伤的71例患者中,等渗组36例,低渗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水化治疗,由同一组医生进行冠脉造影术,低渗组给予碘海醇注射液,等渗组给予碘克沙醇注射液。分别统计轻度肾功能损伤者和中度肾功能损伤者采用等渗或低渗造影剂后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的变化,以及CIN的发生率。结果:轻度肾功能损伤者中,等渗组和低渗组应用造影剂后,Scr和Ccr水平在术后24 h和72 h均呈上升趋势,术后7 d和14 d均呈下降趋势(P<0.05)。中度肾功能损伤者中,等渗组和低渗组应用造影剂后,Scr和Ccr水平在术后24 h和72 h均呈上升趋势,术后7 d和14 d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等渗组在术后24 h、72 h时Scr水平显著低于低渗组,术后24 h、72 h和7 d时Ccr水平显著低于低渗组(P<0.05)。轻度和中度肾功能损伤者中,等渗组CIN的发生率虽然低于低渗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肾功能损伤患者,采用低渗和等渗造影剂所带来的肾功能毒性并无显著差异;对于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采用等渗造影剂所带来的肾功能毒性更小。
维生素D联合依托考昔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
康复、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张文, 杨卫兵
2023, 40(5): 430-434.
摘要
(
127
)
PDF
(341KB) (
50
)
目的:观察维生素D联合依托考昔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康复、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行TKA老年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治疗,联合组采用维生素D+依托考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康复情况(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康复质量)、骨愈合指标[骨保护素(OP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全甲状腺旁腺素(iPTH)]、骨代谢指标[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9.59%)(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较低,膝关节活动度、SER评分、HSS功能评分较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联合组VEGF、OPG明显升高,iPTH明显降低(P<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β-CTX、tPINP均降低,PICP、BGP均升高,且联合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联合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IL-2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老年TKA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术后疼痛,还可改善骨代谢,加速骨愈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治疗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及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田金亚, 段小凯, 樊实真
2023, 40(5): 435-438.
摘要
(
31
)
PDF
(329KB) (
46
)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CB)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50例CB患者分为参照组(75例)、联合组(7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参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组予以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Th1/Th2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IL-5、IL-13、γ-干扰素(IFN-γ)]、Treg细胞比率及转录因子FOXP3。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33%)高于参照组(85.33%)(P<0.05);治疗后,联合组FEV1、PEF、FEV1/FVC、SpO2均高于参照组,PaCO2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IL-2、IFN-γ水平高于参照组,IL-5、IL-13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Treg细胞比率、FOXP3表达高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34%)与参照组(8.0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CB疗效确切,可减轻炎症,提高机体免疫,改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利于病情恢复,且用药较安全可靠。
管理研究
银杏注射制剂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张雨, 李雨蔓, 夏旭东
2023, 40(5): 439-444.
摘要
(
38
)
PDF
(395KB) (
26
)
目的:比较来自于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自发报告系统的银杏注射制剂(舒血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银杏提取物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杏芎氯化钠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2021年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系统收集的疑似银杏注射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银杏注射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主要来自于医疗机构;人群性别分布总体较均匀;患者年龄集中分布在60岁以上;不良反应表现以一般不良反应为主,表现为瘙痒、皮疹、恶心、潮红、发热等;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有呼吸困难、心悸、静脉炎、失眠等。对于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建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加强监测,积极开展信号监测及风险评估工作。
2020—2022年某院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卢燕辉, 陈少壮, 范彩云, 翁丽玲, 叶岩荣, 沈赟
2023, 40(5): 445-448.
摘要
(
44
)
PDF
(371KB) (
66
)
目的:统计分析某院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口服降糖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20—2022年某院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数据,获取该类药年销售总金额和年出库总量等相关信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指标。结果:某院2020—2022年各类口服降糖药的销售总金额呈每年递增趋势,其中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的销售金额连续3年位列首位;2021—2022年二甲双胍和达格列净的DDD位列前2位;吡格列酮DDC连续3年列首位,其中二甲双胍DDC下降最为明显;二甲双胍B/A最大,利格列汀B/A最小。结论:2020—2022年某院住院口服降糖药的临床选用基本合理,符合指南推荐。
医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张娜, 王丽丽, 王俊淞, 陈俊俊, 柴丹
2023, 40(5): 449-453.
摘要
(
66
)
PDF
(338KB) (
89
)
目的:分析二类精神药品住院使用情况,为各科室合理用药提供用药依据。方法:使用院内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导出某院2022年8~11月住院药房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数据,指标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使用量、使用频次、销售金额、患者年龄、药品单价及使用时间等。根据各药品限定日剂量(DDD),分析销售金额及排序、用药人群性别及年龄分布、用药频度(DDDs)及排序、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药物利用指数(DUI)及序号比(B/A值)等指标分析用药情况。结果:共提取11种二类精神药品信息,注射剂使用占比81%。销售金额排名第一的是地佐辛注射剂。DDDs排名第一的是咪达唑仑注射剂。枸橼酸咖啡因注射剂、丁丙诺啡透皮贴、喷他佐辛注射剂及地佐辛注射剂DDC较大,价格较高。氨酚羟考酮片、咪达唑仑注射剂、右佐匹克隆片及艾司唑仑片的DUI值远大于1.0。51~70岁患者用药以镇静催眠药物居多,31~40岁患者以镇痛药物居多。结论:临床药师可从各年龄段患者用药特点入手,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医疗机构应加大处方审查和点评力度,减少不规范处方出现频次,对高处方量药物重点监控,避免药物滥用。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梅新路
2023, 40(5): 454-456.
摘要
(
32
)
PDF
(298KB) (
75
)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法(DRG)实施后,增加了中医参与率、中药占比,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率,降低了医疗费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中西医诊断、编码差异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DRG在中医药服务中的实施现状,建议通过对其实施目的、方法进行充分的培训,使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掌握DRG相关知识;同时制定符合中医疾病特点的分组、编码方法,促进中医药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特色。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办公
下载中心
更多>
论文撰写规范
征订单
版权转让协议
友情链接
更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信息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万方数据
中国知网
维普资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