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

创  刊:2012年5月(双月刊)

主  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  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编辑出版:《中国药物评价》编辑部

国际刊号:ISSN 2095-3593

国内刊号:CN 10-1056/R

主要栏目: 评价技术与方法、监管科学与应用、药物管理(包括证据与决策、药物研究的伦理与科学、警戒与通报)、药品评价(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评价、真实世界证据评价、风险获益评价、上市后评价等)、药物研究、药物经济学评价(药品价格、药物经济学研究)、国际理论与方法前沿、产业与政策热点、药物警戒等。

特辑专栏 更多>
检索
年期检索
文章检索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2025年 42卷 2期 刊出日期:2025-04-28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警戒维度下基层监测机构对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王振东, 玄怡, 袁明辉, 牛惠芳, 杨建卫, 曹建军, 王茜, 赵玉娟
2025, 42(2):  81-85. 
摘要 ( 29 )   PDF (726KB) ( 43 )     
本研究聚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通过剖析医疗器械上市后的风险管理流程与模式,分析当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基层监测机构的工作角度,提出通过加强跨部门协作、推动标准化和智能化建设、完善监测技术手段、优化风险上报路径和机制、强化注册人监测主体责任和丰富监测工具等措施,探讨构建医疗器械警戒体系的几个关键着力点,以期为深入开展医疗器械警戒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参考。

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质量管理要点探讨
韩雨, 颜若曦
2025, 42(2):  86-90. 
摘要 ( 28 )   PDF (312KB) ( 23 )     
为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药监局启动了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工作,随着该试点工作的逐步开展,生物制品由传统单一场地的生产模式变为不同场地分阶段生产。这可能引入一些新的潜在风险,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各分段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统一和衔接、分段生产模式下产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一致性、中间产品的转运和交接等方面的履职和技术风险。本文通过对委托生产、生物制品分段生产等相关法规指南的梳理,结合生物制品特点,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六大系统出发,重点关注分段生产模式下的差异和风险点,对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质量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我国生物制品生产企业适应产业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做好质量管理提供思路与参考,同时也为药品检查工作提供借鉴。

评价技术与方法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溶出方法中溶出介质pH预测模型研究
曹文军, 李佐静
2025, 42(2):  91-94. 
摘要 ( 21 )   PDF (3643KB) ( 393 )     
药品的溶出测试在研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溶出方法中的参数进行预测,可帮助提高药品溶出方法的开发效率。本研究通过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基于1 331条数据集,使用网格搜索技术对超参数进行调优,构建溶出方法中溶出介质pH预测模型。构建的随机森林分类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85(Class 1)、0.90(Class 2)、0.86(Class 3)、0.87(Class 4),准确率为0.76。通过优化后的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溶出方法中溶出介质pH预测模型,可为药品溶出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提升开发效率。

HPLC法测定法莫替丁注射剂及片剂中的有关物质
周雅丽, 曾金亮, 陈小清, 彭素洁, 殷果, 梁智渊, 甘加明
2025, 42(2):  95-101. 
摘要 ( 54 )   PDF (539KB) ( 17 )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法莫替丁注射剂及片剂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0.01 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5)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每分钟1.0 mL,柱温30 ℃,检测波长266 nm,进样体积20 μL。结果:法莫替丁峰与相邻杂质峰、各杂质峰之间分离度良好;空白辅料对杂质测定无干扰,样品经酸、碱、光照、紫外、高温及氧化破坏,均对各杂质测定无影响;法莫替丁及各已知杂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各成分检测限介于0.002%~0.027%;各已知杂质回收率介于91.0%~103.7%(n=9,RSD<4.0%);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试验、耐用性考察等结果均良好;对9批样品进行测定,各杂质含量为0.03%~1.0%,杂质总量为0.4%~2.0%。结论:该方法高效、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法莫替丁注射剂及片剂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HPLC测定米诺地尔搽剂中米诺地尔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丰杰, 郭文琪, 张元杰, 祖桂芳, 王明姣, 鞠英杰
2025, 42(2):  102-106. 
摘要 ( 22 )   PDF (3643KB) ( 446 )     
目的:建立米诺地尔搽剂中米诺地尔含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建立测量模型,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以及各因素对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评估各不确定度分量,确定米诺地尔含量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HPLC法测定米诺地尔搽剂中米诺地尔含量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2.46×10-2,合成不确定度为2.51 %,扩展不确定度为5.02%,米诺地尔含量的检测结果为(101.96±5.02)%。结论:本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米诺地尔搽剂中米诺地尔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HPLC法测定和中降浊调控丸中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周丽霞, 王瑞琪, 杨娜, 刘闪闪, 张峰, 李清芳
2025, 42(2):  107-110. 
摘要 ( 14 )   PDF (3643KB) ( 360 )     
目的:构建一种可同步测定和中降浊调控丸中2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CES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水为流动相展开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 ℃;检测波长为283,340 nm双波长检测;进样量为5 μL。结果:和中降浊调控丸中苍术素和橙皮苷分别在0.021 4~0.267 2 μg,0.076 8~0.959 7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实验结果的RSD值均小于2.0%。苍术素和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4%,101.7%(n=6)。3个不同包装的样品测得苍术素和橙皮苷的含量分别为0.21 mg·g-1和1.27 mg·g-1;0.22 mg·g-1和1.19 mg·g-1;0.22 mg·g-1和1.23 mg·g-1。结论: 该方法操作相对简易,灵敏度颇高,结果稳定可靠,可应用于和中降浊调控丸中苍术素和橙皮苷的质量控制。

药品评价
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在异烟肼利福平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李娜, 李伟, 赵守松
2025, 42(2):  111-115. 
摘要 ( 26 )   PDF (3643KB) ( 513 )     
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在异烟肼利福平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使用异烟肼利福平治疗阶段出现肝损伤患者,采用便利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干预后,两组AST、ALT、ALP、GGT、TBIL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C-Ⅲ、Ⅳ-C、LN、HA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在治疗异烟肼利福平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赵琳, 张燕, 彭亮
2025, 42(2):  116-120. 
摘要 ( 14 )   PDF (3643KB) ( 439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4年9月入院的102例CHF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试验匹配设计原则(1∶1)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脉隆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4 d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与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6 min步行距离(6MWD)]、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研究组的心悸、气短乏力、畏寒肢冷、唇甲青紫、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LVEF、VE/VA、6MWD、NO均上升,LVEDD、ET-1、VEGF均下降,其中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组间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提高CHF患者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提升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增强血管内皮功能。

百蕊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的临床效果分析
赵向德, 张瑞, 王莹莹
2025, 42(2):  121-125. 
摘要 ( 14 )   PDF (371KB) ( 22 )     
目的:分析百蕊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91例CVA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予以孟鲁司特钠治疗的46例为对照组,予以百蕊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45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4 w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治疗4 w后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89 %)高于对照组(71.74 %)(P<0.05);观察组治疗4 w后哮鸣音、体温、咳嗽、咽痛、哮喘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 w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 w后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4、IL-5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蕊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CVA患儿疗效显著,可抑制体内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并具有一定安全性。

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抑制呛咳反应及优化镇静效果的临床研究分析
张彦杰, 喻静, 单立刚
2025, 42(2):  126-129. 
摘要 ( 23 )   PDF (437KB) ( 9 )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重点分析其在减少呛咳和提高镇静效果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数据,筛选后共纳入12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使用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镇静的患者设为观察组(60例),使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者设为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呛咳情况、镇静效果及生命体征,并完善呼吸抑制等安全性指标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BMI、AS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进镜与退镜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波动更小且维持稳定水平(P<0.05);观察组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呼吸抑制(SpO2<90%)。结论: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在无痛胃镜中能有效减少呛咳、提高镇静质量,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更优,安全性良好。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比阿培南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的影响
孙睿, 王倩
2025, 42(2):  130-134. 
摘要 ( 13 )   PDF (352KB) ( 7 )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比阿培南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83例患者脓毒症休克的临床资料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支持疗法,同时常规组采用比阿培南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比阿培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血常规[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微循环状态[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氧合指数、血乳酸]及预后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较常规组73.17%升高(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SOFA评分较常规组降低(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N、CRP、WBC、ESR较常规组降低(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HR较常规组降低,MAP、CVP较常规组升高(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Pcv-aCO2、血乳酸较常规组降低,SCVO2、氧合指数较常规组升高(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及28 d生存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比阿培南治疗脓毒症休克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微循环灌注,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健康状态。

药物经济学评价
替戈拉生片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济学评价
赵梦蕊, 王沛, 王进
2025, 42(2):  135-140. 
摘要 ( 133 )   PDF (784KB) ( 17 )     
目的:分别评价含替戈拉生的铋剂四联方案与含艾司奥美拉唑的铋剂四联方案和含伏诺拉生的铋剂四联方案相比,治疗中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的经济性。方法: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建立Markov模型对三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用分析,研究时限为终身,主要结局指标为增量成本、增量健康产出和增量成本-效用比,同时进行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稳健性。结果:与艾司奥美拉唑组相比,替戈拉生组Hp感染者增加了0.017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总成本增加了223元,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值为13 442元/QALY,约为0.14倍2024年中国人均GDP,替戈拉生组具有明显的经济性优势;与伏诺拉生组相比,替戈拉生组Hp感染者增加了0.016个QALYs,总成本节约了78元,ICUR值为-4 855元/QALY,替戈拉生组为绝对优势方案。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以ICUR阈值等于2024年1~3倍中国人均GDP(95 749~287 247元)作为衡量替戈拉生组是否具有经济性的判断标准,分析结果显示当阈值从0增长到287 247元时,替戈拉生组对比艾司奥美拉唑组或伏诺拉生组的成本-效用可接受概率接近100%,即替戈拉生组相比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结果稳健。通过效率边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在本研究阈值范围内,替戈拉生组是更具有成本-效用优势的选择。结论:在中国Hp感染者中,相较于含艾司奥美拉唑的铋剂四联方案和含伏诺拉生的铋剂四联方案,使用含替戈拉生的铋剂四联方案更具有经济性。

管理研究
我院老年慢病患者合理用药评价指标研究分析
刘蕊, 朱蕊
2025, 42(2):  141-146. 
摘要 ( 12 )   PDF (3643KB) ( 735 )     
目的:研究制定我院老年慢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评价指标,为保障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将标准和指南所涉及的内容归纳、提取、筛重及整理,最终获得我院老年慢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评价指标并形成调研问卷,再通过德尔菲法开展2轮专家函询,得到最终结果。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一轮协调系数0.301(P=0.025),第二轮协调系数0.310(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纳入20个评价指标。结论:本评价指标的制定为我院老年慢病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药学人员在审核处方中提供参考。

盐酸雷尼替丁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文献分析
陈亚飞, 许莉莉, 路晓, 张继秋, 刘孟妮, 吴蕊, 邱健珉, 王春婷
2025, 42(2):  147-152. 
摘要 ( 23 )   PDF (3643KB) ( 569 )     
目的:探讨盐酸雷尼替丁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特点,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5月公开发表的文献,对盐酸雷尼替丁注射剂ADR/ADE的病例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40篇文献,涉及47例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1.94±20.75)岁。41例患者明确日用药剂量,37例日用药剂量50~200 mg,5例超过说明书推荐范围,日用药剂量达400 mg。47例患者均为静脉给药,统计学检验提示静脉推注引起过敏性休克、心脏停搏、喉水肿、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严重致死性ADR/ADE的风险高于静脉滴注。患者多为速发型药品不良反应,用药1d内的患者发生占70.21%。按照MedDRA术语对ADR/ADE进行分析,主要累及精神病类(19.05%),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17.14%),心脏器官疾病(16.19%),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脏停搏、过敏性休克、烦躁不安、嗜睡、低血压等。42例患者,经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好转或痊愈,5例患者死亡。结论:临床应关注盐酸雷尼替丁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喉水肿、支气管痉挛、心脏停搏、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致死性ADR/ADE,规范盐酸雷尼替丁注射剂用法用量,加强用药监测与患者救治,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阿奇霉素在未成年人群中的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基于河南省ADR数据库和FAERS数据库
李雨蔓, 王静静, 杨雪, 陈晓博, 彭亚丽, 夏旭东
2025, 42(2):  153-160. 
摘要 ( 7 )   PDF (782KB) ( 42 )     
目的:通过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数据库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数据库挖掘阿奇霉素在未成年人群中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AEs)信号。方法:提取数据库201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不良反应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 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PRR)法对阿奇霉素相关AEs信号进行挖掘,同时与药品说明书进行对比,并结合欧洲药品管理局制定的指定医疗事件(Designated Medical Event, DME)清单来筛选和分析。此外,分析了阿奇霉素相关AEs的诱发时间。结果:河南省数据库收到11 357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男女比例为1.26∶1,学龄前儿童报告例数最多,涉及16 705例次AEs,累及23个SOC,检出26个阳性PT信号。FAERS数据库收到1 741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男女比例为1.11∶1,学龄期儿童报告例数最多,涉及5 318例次AEs,累及27个SOC,检出198个阳性PT信号。结合两个数据库结果,哭、幻觉、室颤等为说明书中未提及的AEs;关注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药物诱导的肝损伤、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与DME清单一致的罕见的或严重的AEs。阿奇霉素相关AEs诱发时间多数在用药后2 d内,尤其是24 h内。结论:阿奇霉素在未成年人群临床用药时导致的AEs不容忽视,药品监管部门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对未成年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应给予持续性的关注,尤其是新的、严重的以及罕见的AEs,并通过完善药品说明书,减少和规避相关AEs的危害。

不同品种百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代琪1, 杨海媚2, 李林珍2, 叶俏波2, 罗霄1, 李及1, 叶俊龙1
2024 41(6): 459-463
摘要 (199 PDF (397KB) (18
八角茴香的来源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应用综述
代琪1, 李佳栩2, 叶俏波2, 罗霄1, 李及1, 张良1
2024 41(6): 452-458
摘要 (143 PDF (571KB) (31
国际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发展现状及监管政策研究
朱凤昌1, 叶潇2, 崇小萌2, 江翊国3
2024 41(4): 257-264
摘要 (134 PDF (523KB) (85
替戈拉生片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济学评价
赵梦蕊, 王沛, 王进
2025 42(2): 135-140
摘要 (133 PDF (784KB) (17
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综合评价
黄正明1, 栗占国2, 赵岩3, 伍沪生4, 刘燕鹰5, 杨新波1, 洪舟6
2025 42(1): 6-10
摘要 (130 PDF (377KB) (82
美国FDA医疗器械创新审评机制研究
彭谱1, 朱传清1, 朱鹏志1, 张世庆2, 仉琪2
2024 41(5): 337-345
摘要 (126 PDF (572KB) (201
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的现状、挑战与展望
王丽梅1, 2, 李璠1, 3, 阳剑1, 2, 杨鹃溶1, 2, 周思言1, 2
2025 42(1): 1-5
摘要 (122 PDF (534KB) (101
浅谈医疗器械技术审评实践中统一审评尺度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黄亚兰
2024 41(6): 429-431
摘要 (107 PDF (386KB) (55
医疗器械延续注册审评概述
杨策1, 王晓楠1, 刘志琦2, 董小楠1, 苗晶晶1, 王玉姬1
2024 41(5): 349-351
摘要 (105 PDF (260KB) (110
感冒退热颗粒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王琪1, 许妍2, 张妍2, 3, 张玉2, 3, 杨毅生2, 洪挺2
2024 41(6): 489-493
摘要 (105 PDF (445KB) (16
中国与欧盟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要求对比及分析
孙克英, 金若男
2024 41(5): 346-348
摘要 (97 PDF (269KB) (177
乌帕替尼上市后不良反应评估:一项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真实世界研究
史华慧, 许志强, 季春梅
2024 41(5): 419-423
摘要 (96 PDF (355KB) (111
金匮肾气丸的历史沿革及现代临床应用分析
荣红国, 郭馨月, 李子涵, 杨翔翔, 孙鑫, 郭慧娟
2025 42(1): 16-20
摘要 (93 PDF (441KB) (46
细胞治疗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汪宁1, 杨欢1, 徐楠楠1, 夏艳2, 侯德宝2, 刘颖3, 李洪贞1
2024 41(6): 439-445
摘要 (91 PDF (519KB) (57
不同厂家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及评价
史天智, 邓思维
2024 41(5): 358-361
摘要 (87 PDF (501KB) (68
异麦芽糖酐铁治疗中国缺铁性贫血患者疗效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李大鹏1, 肖蓉2, 杨正强3, 秘营昌1, 张凤奎1
2025 42(1): 54-60
摘要 (83 PDF (344KB) (87
UPLC-MS/MS法测定坎地沙坦酯原料药及片剂中3种遗传毒性杂质的含量
吴月霞, 杨秋红, 陈杰
2024 41(5): 362-367
摘要 (81 PDF (916KB) (36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管理评审探讨与常见问题分析
颜若曦
2025 42(1): 78-80
摘要 (78 PDF (258KB) (89
体外诊断试剂参考区间审评要求及关键关注点
赵怡, 韩昭昭
2024 41(6): 432-435
摘要 (66 PDF (485KB) (44
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常见问题解析
雷山, 韩昭昭, 吕允凤
2024 41(6): 436-438
摘要 (65 PDF (293KB) (33
养心定悸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综合评价
杨海燕1, 郭卓乾2
2025 42(1): 11-15
摘要 (65 PDF (593KB) (38
贝伐珠单抗眼部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回顾性研究
孙冠男1, 陈礼怡2, 何明珠2, 张焜2, 颜久兴2
2024 41(5): 424-428
摘要 (65 PDF (455KB) (66
金匮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荣红国1, 2, 武麟懿1, 李馨羽1, 耿天予1, 邢叶一祎1, 郭慧娟3
2024 41(6): 501-508
摘要 (64 PDF (2013KB) (19
伏立康唑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的研究进展
李雅暄1, 宋沧桑1, 2, 李兴德1, 2, 王国徽2, 毛盼盼2, 马雪娇2
2024 41(4): 307-313
摘要 (62 PDF (513KB) (17
金乌骨通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炎的临床综合评价
朱蜀云1, 王欣2
2024 41(5): 405-409
摘要 (60 PDF (552KB) (112
鹿茸提取物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海艳1, 刘芮1, 崔悦1, 任婧1, 鄂明尧1, 赵磊2
2025 42(1): 28-34
摘要 (59 PDF (2113KB) (55
高效凝胶色谱联用质谱法快速鉴定盐酸头孢吡肟中的聚合物
张夏, 刘颖, 李进, 宁保明, 胡昌勤
2024 41(5): 352-357
摘要 (58 PDF (1063KB) (61
HPLC法测定法莫替丁注射剂及片剂中的有关物质
周雅丽, 曾金亮, 陈小清, 彭素洁, 殷果, 梁智渊, 甘加明
2025 42(2): 95-101
摘要 (54 PDF (539KB) (17
基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中司美格鲁肽的含量
罗逸帆1, 2, 张贺峰2, 3, 梁宇2, 3, 邹灵龙1, 2, 3
2025 42(1): 42-47
摘要 (53 PDF (496KB) (119
药用辅料大豆油、橄榄油中甾醇组分的检测及分析
李沫, 黄海, 徐万魁
2024 41(6): 464-469
摘要 (53 PDF (564KB) (29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抗炎症反应 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周涛, 孙超艳, 闫登峰
2024 41(5): 414-418
摘要 (53 PDF (438KB) (56
原研与仿制伏立康唑注射剂的 血药浓度对比与疗效分析
杨丹, 王漪檬, 李巧艳, 马爱玲
2024 41(5): 384-387
摘要 (51 PDF (321KB) (47
氯胺酮及其衍生物的抗抑郁研究进展
赖增燕1, 钱妍1, 赵春景1, 邹品文1, 蒋为薇1, 龚雪3, 4, 毛强1, 2
2024 41(5): 372-376
摘要 (46 PDF (428KB) (92
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的Meta分析
张雪莲1, 王冠杰1, 孙清海1, 王振华1, 谭帅2
2025 42(1): 61-67
摘要 (44 PDF (1470KB) (58
HPLC-CAD法测定口服五维赖氨酸葡萄糖中葡萄糖含量
刘庄蔚, 朱健萍, 蒋洁, 何虹, 谭菊英
2025 42(1): 35-41
摘要 (43 PDF (917KB) (41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中药卷柏研究动态及前沿可视化分析
钟文婷1, 曹长鸿1, 高枫1, 吴孟华1, 2, 3, 马志国1, 2, 3, 曹晖1, 2, 3, 张英1, 2, 3
2024 41(4): 265-274
摘要 (43 PDF (3011KB) (30
某院2020—2022年门诊药房非甾体抗炎药的用药分析
林丽芬1, 陈沭1, 卢燕辉1, 刘岳金1, 潘海山1, 沈赟2
2024 41(4): 327-330
摘要 (43 PDF (325KB) (20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 枳实大鼠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陈思琦1, 2, 肖小武1, 郑洋滨1, 陈伟康1, 罗跃华1, 2, 刘地发3
2024 41(5): 388-397
摘要 (42 PDF (855KB) (74
清肺抑火片中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研究
范秀春, 罗廷顺, 徐维二, 缪明锦, 董坤
2025 42(1): 49-53
摘要 (42 PDF (376KB) (18
基于AMPK/p38MAPK/NF-κB通路探究湿润烧伤膏改善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的机制研究
门钟兰1, 黄竹芸2, 章彦文3, 褚付奥1, 孙语迪2, 孙双勇1, 2, 3
2025 42(1): 21-27
摘要 (42 PDF (1088KB) (32
续断来源考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
代琪, 叶臻, 叶俏波, 雷蕾
2020, 37(6): 432-436  
摘要 (515 PDF (479KB) (1786
国外典型药物警戒数据库研究及经验借鉴
李宗阳, 敬赟鑫, 李彩霞, 林凡钰, 梁佳琪, 柳鹏程
2021, 38(4): 265-273  
摘要 (663 PDF (1264KB) (1561
新生儿苯巴比妥用药合理性分析
周宇雪, 李燕, 吕萌, 彭诗荣, 孙冲
2020, 37(3): 228-231  
摘要 (441 PDF (335KB) (1411
单个病例数据网状Meta分析的起源与发展
田金徽, Fujian Song, 高亚, 张俊华
2020, 37(3): 161-164  
摘要 (390 PDF (404KB) (1342
国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经验与启示
胡宇, 宗欣, 于淼, 李勇
2020, 37(5): 327-331  
摘要 (625 PDF (413KB) (1336
基于PEST法对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环境的分析
胡慧敏, 胡云梦, 郭冬梅
2021, 38(2): 85-89  
摘要 (821 PDF (572KB) (1318
15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对比分析
田金徽 高亚 孙炜 任珍锐 李钦
2020, 37(1): 16-21  
摘要 (385 PDF (1751KB) (1292
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研究
占诗贵 张丽娜 黄正刚 张丽娟
2020, 37(1): 50-54  
摘要 (390 PDF (329KB) (1234
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贾俊琴, 宋沧桑, 孙艳芳, 秦芳
2021, 38(2): 122-129  
摘要 (215 PDF (369KB) (1224
以“总有效率”作为中医药疗效评价指标存在的误区
张英英, 申晨, 张颖, 刘建平
2020, 37(5): 337-340  
摘要 (434 PDF (338KB) (1208
GRADE在卫生技术评估中的应用
杨珂璐, 葛龙, 刘明, 高亚, 史黎炜, 肖月, 田金徽,
2020, 37(6): 411-416  
摘要 (278 PDF (579KB) (1124
我国儿童药品目录与数据库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
李倩雯, 叶乔峰#, 吕迁洲, 李晓宇
2021, 38(3): 259-264  
摘要 (292 PDF (616KB) (1033
碘帕醇致部分记忆丧失不良反应1例
莫小凤, 李特
2021, 38(2): 141-143  
摘要 (122 PDF (348KB) (995
医疗机构临床试验质量控制标准实践研究
刘泽干, 蔡蒋帆, 马俊龙, 李海平, 唐莉, 张澈
2021, 38(1): 79-84  
摘要 (319 PDF (378KB) (984
GC-MS/MS方法测定卷柏中66种农药残留
霍甜甜, 李彦超, 周宁, 郑晓珂
2021, 38(1): 62-69  
摘要 (333 PDF (435KB) (980
基于美国医药分开经验探析加快我国药房剥离的政策
魏皖琳, 冯国忠
2020, 37(2): 140-143  
摘要 (335 PDF (482KB) (968
阿托伐他汀钙片体外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
董斌, 邵建芳, 郝爱鱼, 张龄月, 孙海宁
2020, 37(5): 332-336  
摘要 (258 PDF (607KB) (950
工艺验证检查缺陷分析
翟铁伟, 颜若曦, 王立杰
2021, 38(5): 380-382  
摘要 (367 PDF (350KB) (948
罕见病真实世界研究的思考
李壮琪, 杨悦
2020, 37(2): 81-84  
摘要 (516 PDF (415KB) (910
影响丙戊酸疗效与安全性的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彭清萍, 宋沧桑, 李兴德, 张阳, 毛盼盼, 张函舒
2020, 37(2): 85-91  
摘要 (489 PDF (453KB) (908
微信公众号